秋蕊香middot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

齐白石

黄宾虹

此花不与群花比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齐白石、黄宾虹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的两位巨匠,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卓越的地位,是近百年中国画创作和发展的巅峰代表。他们生前分别被授予“人民艺术家”和“中国人民优秀画家”称号,素以“北齐南黄”并称。9月8日至10月18日,由浙江美术馆、北京画院、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“秋蕊香——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展”在浙江美术馆举行。展览聚焦齐白石、黄宾虹晚年成熟时期的花鸟画作品,将两位大师的作品首次对比展出,双峰并峙、美美与共。

齐白石、黄宾虹两位大师生活的近百年时间,历经清末、民国、新中国,社会变革不断发生,革命运动风起云涌,新文化思潮兴起,中西文化碰撞、交融,齐白石、黄宾虹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中。他们自青年时代开始习画,数十年孜孜以求,敢于不断挑战和变革,衰年变法,终有大成。

白菜蘑菇齐白石×46cm北京画院藏

齐白石以大写意花鸟画及工笔草虫享誉于世,纵横超迈、神妙入微,意在似与不似之间;既有传统文人画笔墨之意趣,又参入民间田园风味;雅俗共赏,饶有天然真趣。

玉簪蝴蝶黄宾虹64.9×33.6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黄宾虹虽素以山水画著称,浑厚华滋、内美蕴真,但其花鸟画“另辟了一个世界”,雅逸清和、幽淡古拙,含刚健于婀娜,不似之似似之。他们既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系统的传承者,又是敢于独造的开拓者和创新者,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一代巨匠,他们是近现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座艺术高峰。

草虫秋海棠齐白石68×33.5cm北京画院藏

莫嫌老圃秋容淡,犹有黄花晚节香。齐白石、黄宾虹两位大师均享高寿,晚年作品已臻化境,如春蚕三眠三伏,破茧化蝶,一派天机,炉火纯青。

萱花虫石黄宾虹97×38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展览聚焦齐白石、黄宾虹晚年成熟时期的花鸟画作品,展出齐白石、黄宾虹花鸟画作品及画稿件,分为“不似之似”“神逸并美”“画之真诀”三个板块,通过比较作品内涵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,探究其绘画语言、艺术风格形成的内在理路,总结齐白石、黄宾虹花鸟画艺术在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,为传统中国花鸟画艺术现代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滋养和范例。

第一板块·不似之似

齐白石有句名言:“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,太似为媚俗,不似为欺世。”黄宾虹也有类似的说法:“画有三:一、绝似物象者,此欺世盗名之画;二、绝不似物象者,往往托名写意,亦欺世盗名之画;三、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,此乃真画。”这不是偶然的巧合,这是两位大师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,悟出的中国绘画艺术之审美精髓。

黄宾虹花卉轴68.5cm×33.2cm

溯其源,遥接六朝时期提出的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理论。形神之辩是中国哲学的一大关键,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。清代画家石涛也曾提出“不似之似似之”,强调画应写“意”,而非画“象”。正如当代美学家朱良志所指出的,中国艺术不是不似,也不是似,斟酌于似与不似之间,关键表现的是心灵熔铸的世界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,既不具象,又不抽象,徘徊于有无之间,斟酌于形神之际。

齐白石折枝梅花cm×33cm北京画院藏

这一理论的关键并不在于像与不像上,而在如何对待“形”的问题上,以形统神,以意融形,形神结合,乃至神超形越,这方是一个艺术家所应做的。而齐白石、黄宾虹两位大师的作品,正是这一理论的成功范例。

黄宾虹花卉轴67.3cm×33.4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齐白石鱼虾蟹cm×33.5cm北京画院藏

黄宾虹花卉轴.4cm×54.6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齐白石菊花螃蟹98.5cm×33cm北京画院藏

第二板块·神逸并美

齐白石的画,超迈纵横,别具意趣,笔墨重大,形神极工。构图上,重推敲,好出奇,大开大合,毕人工之能事,可说是神乎其技,令人叹为观止。笔墨上,用笔实中求虚,平正少波折,笔力扛鼎如金刚杵。设色大胆,多用原色,纯粹热烈,创红花墨叶法,对比强烈,大雅大俗。

黄宾虹墨梅84.5cm×33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黄宾虹的画,内美静中参。多冲和舒淡之致,也不乏生辣刚健的面貌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:含刚健于婀娜。构图上,求自然,平中求和,如自然之致。笔墨上,求浑融,笔笔分明,笔笔融洽,如天地混沌,朴拙天真。用笔如写商周金文,圆融浑成,一波三折,如绵里裹铁,百炼钢化为绕指柔。

黄宾虹荷塘秋趣.6cm×39.9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本板块将齐白石、黄宾虹在题材选取、笔墨语言、设色特征、章法构图等方面相似或相异的作品并置对比展出,来探究两位大师作品笔墨之美、设色之妙、构图之巧的匠心,直观呈现两位大师花鸟画艺术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。

齐白石梅花双鹊.5cm×34cm北京画院藏

齐白石秋荷88cm×47.5cm北京画院藏

黄宾虹芍药图轴.5cm×33.3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齐白石墨芍药52cm×35cm北京画院藏

第三板块·画之真诀

远师古人,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,这是传统中国绘画创作的不二法门。齐白石、黄宾虹也不例外。齐白石重视学习历代名家大师,最崇拜明代的徐渭、清代的八大山人和近代的吴昌硕,对这三家学习揣摩最多。

黄宾虹花卉27cm×38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齐白石非常重视写生,他强调,对花鸟鱼虫要仔细地观察,对细微末节琢磨透了之后,还要注意每时每刻对象的变化和不同的特征,揣摩其习性,抓住它最动人的部分,加以取舍,大胆创作,把它们的特点突出地用笔墨表达出来,才能“为万虫写照,为百鸟传神”。他还说过:不画未见过的东西。齐白石写生,捉其形,求其真,以形传神。

黄宾虹墨梅图28cm×17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黄宾虹一生勤于临摹和写生,视为日课。他曾说:临摹并非创作,但亦为创作之必经阶段。黄宾虹临摹了大量古代画家的作品,但他临古而不泥古。他认为,学画不能只靠古人,要靠造化自然,要有自己的主张,使能从规矩范围中变化出来。黄宾虹写生,遗貌取神,意足不求颜色似。

齐白石蕉叶74.5cm×29cm北京画院藏

“画家三担稿”,齐白石、黄宾虹两位大师一生勤勉,留下大量的创作草图、临摹粉本和写生底稿,这些画稿,为我们探究两位大师在师古人、师造化和出心源等方面的异同,溯源其风格特征、笔墨语言形成的内在理路,提供了珍贵的资料。

齐白石草57cm×22.5cm北京画院藏

黄宾虹牵牛群雀27.5cm×41.9cm浙江省博物馆藏

齐白石双凤蛾35cm×34.5cm北京画院藏

“秋蕊香——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展”是两位20世纪大师的一次有效相遇。黄宾虹和齐白石有一段时间住在北京,也都曾经在北平艺专教过书,但是两个人真正的交往,包括他们艺术的碰撞不是在生前,而是在现在。

松鹰齐白石×47cm北京画院藏

展览通过齐白石跟黄宾虹的花鸟画相互对应,能发现两位如何用不同的路径来阐释同样的题材。齐白石的艺术是从泥土中来,而黄宾虹具有更久远的文人画系统学习和他所具有的国际视野,所以不仅要考究黄宾虹的笔墨能量,他作品中的色彩也非常值得研究。

鱼虾负剑齐白石.5×33cm北京画院藏

齐白石和黄宾虹的共同点也很明显,他们都是从中国传统而来,又有他们自己的创造。侯一民先生曾概括说“齐白石是将大雅与大俗、大巧与大拙相统一的艺术家”。齐白石是从民间长起来,对草、虫有极近精微的描述。黄宾虹作为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,会自然站在学术的高度上创作“雅”和“拙”。展览是再研究的开始,相信之后会有更多的学术成果展现给大家。

秋蕊香·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集

秋蕊香·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集

出版: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.9

书号:2

装帧:软精装12开页

定价:元

本书为浙江美术馆“秋蕊香·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展”的同名展览图录,收录本次展览的齐黄所有作品。其中黄宾虹先生的禽鸟稿部分较为少见,故在此贴出供欣赏,当然能购买本书那就更好。

本书目录

序一:应金飞/01

序二:吴洪亮/04

序三:陈水华/06

第一版块:不似之似/

第二版块:神逸之似/

第三版块:画之真诀/

齐白石花鸟画语录/

黄宾虹花鸟画语录/

名家谈齐白石花鸟画/

名家谈黄宾虹花鸟画/

齐白石年表/

黄宾虹年表/

实拍书影

相关推荐

“锦上华彩——吴昌硕绫本书画展”

11月12日-26日

杭州陶氏艺术馆

10:00-17:00

11月12日至26日,“锦上华彩——吴昌硕绫本书画展”在杭州陶氏艺术馆开展。汇集各民间藏家悉心保存的近60幅吴昌硕绫本书画作品首次集结展出,作品多为吴昌硕70岁以后集大成之作,多为日本回流而来。

吴昌硕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,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文人画承前启后的一座丰碑,世人皆知他创下了诗文、书法、绘画、篆刻的艺术成就。但是,由于吴昌硕的绫本作品大多留于日本,国内对于他的绫本书画作品知之甚少,甚至可以称作为空白。

近十几年来,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日益繁荣,大量的吴昌硕绫本作品开始从日本回流。这些作品的出现,立刻受到国内学术界、收藏界的注意。吴昌硕在绫本上的大写意,笔墨淋漓,挥洒自如,以其厚重的金石功底,雄劲淋漓的笔墨,与绫本肌理相得益彰,彰显出浓墨重彩的非凡气势。

“锦上华彩——吴昌硕绫本书画展”同名展览图录也在本次展览期间进行首发,本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hygav.com/rxzz/999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