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内膜的薄厚实际上受体内雌孕激素周期性调节,可随着月经周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。整个月经周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,月经来潮之前内膜达到最厚,然后随着内膜的脱落月经来潮。并且随着月经血的排出,子宫内膜完全脱落,到月经刚刚干净,子宫内膜可达到最薄。
随着卵泡长大激素水平慢慢增加,子宫内膜逐渐增厚。子宫内膜可以达到一厘米左右。当排卵后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明显增高之后,内膜最厚可以达到1.5cm左右。
如果没有受孕内膜会脱落月经来潮,内膜又会随着月经剥脱之后变薄。周而复始形成月经周期。
如果在月经前,子宫内膜没有达到1.0厘米,或者排卵期还没达到0.7cm,称之为子宫内膜薄。子宫内膜薄有很多原因,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两个原因:
1、内分泌紊乱因素,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,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不正常,有排卵障碍,不能有一个正常的子宫内膜的增殖、剥脱的过程。月经会出现推迟、甚至闭经,做彩超检查时子宫内膜会比较薄。或者是卵巢功能减退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,子宫内膜生长比较缓慢,导致较薄。
2、子宫内膜损伤因素,比如做过宫腔的操作,人工流产手术、刮宫手术、上环取环等,造成子宫内膜的损伤,引起子宫内膜的炎症、导致子宫内膜的基底层遭到破坏。这种情况下,月经量明显减少,甚至会出现闭经的情况。还有可能出现子宫内膜粘连,所以做彩超时子宫内膜比较薄。
如果是内分泌因素导致的子宫内膜薄,通常可以通过雌孕激素的治疗,促进子宫内膜增生,可达到恢复子宫内膜厚度的作用。
如果是由于宫腔反复操作,比如多次人流、宫腔粘连,造成子宫内膜损伤,需要借助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。宫腔镜分解粘连以后,容易复发。所以术后一般再辅助雌激素进行治疗,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。而且手术以后要尽快怀孕,减少复发的几率。